中国教育报-中国教育新闻网讯(记者 程墨 通讯员 杨立泉 尚紫荆)近日,武汉理工大学船舶设计与制造专业1978级校友、中国船级社原社长莫鉴辉,船舶工艺与设备专业1982级校友、沪东中华造船(集团)有限公司原总经理陈军重返母校,为近千名学子讲授跨越代际的“传承课”。
“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,中国船舶工业的崛起离不开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。”站在母校讲台上,陈军以LNG产业链发展历程为脉络,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化作生动的故事,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台下的学弟学妹们,强调“科技创新是挺起民族工业的脊梁”,勉励青年学子要心怀“国之大者”,以专业自信投身海洋强国建设。
“新能源船舶如何布局”“在校生如何规划职业方向”……莫鉴辉和陈军在学校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育人空间与在校师生深入交流,结合自身丰富的经验以及对行业的深刻洞察倾囊相授,寄语学弟学妹们“要深耕专业‘看家本领’,主动拥抱跨学科知识,干惊天动地的事,做隐姓埋名的人。”
轮机工程专业大三本科生尚好点表示:“通过与学长们的深度对话,不仅解开了我的专业迷思,更让我读懂‘小我’融入‘大我’的深刻意义,看到个人发展与国家战略的交汇点。”
“校友是连接校园与行业的‘超级枢纽’,是贯通产学研的‘核心节点’。”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李晓彬说,“学校以校友资源为纽带,串联教育链、人才链与产业链,构筑‘立体育人网络’,让思政之‘魂’与专业之‘根’深度融合,为学子铺就一条连接课堂与行业脉搏的成长之路。”
据悉,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创新打造“双课堂”育人模式,将“行业大课堂”与“思政小课堂”深度融合,探索“行业大咖进课堂”“校友导师领航”等品牌实践,校友主讲、师生共话,将校友资源优势转化为育人效能。2022年,1978级校友莫鉴辉牵头成立“校友教育志愿者讲师团”,已有20余名院士、总师级校友以“月月讲堂”的形式反哺母校,以讲座授课、实践指导、项目协同等形式,将智能船舶、绿色航运等前沿领域动态“零时差”注入学校教育教学一线,这种传承的力量正在青年一代身上显现。
工信部备案号:京ICP备05071141号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
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jyb.cn All Rights Reserved.